英雄的礼赞——探访渡江胜利纪念馆新展陈之一

发布时间:2019-04-23 14:16 来源:南京日报

  经过两个多月的闭馆整修,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展陈提升工程近日结束。全新推出的基本陈列《伟大的胜利》,分为《命运决战》《雄师过江》《南京解放》和《今日南京》四个部分,通过丰富翔实的文物史料与亲历者的口述史,带领观众重新走进70年前的峥嵘岁月。

  粟裕用《江苏分县图》指挥渡江作战

res27_attpic_brief.jpg

  全新亮相的《伟大的胜利》基本陈列,新增了一批重要的文物史料。其中,粟裕大将子女捐赠的《江苏分县图》,以及粟裕当年用过的渡江战役各类总结尤为珍贵。这张比例尺为1比100万的《江苏分县图》,就是粟裕在渡江战役指挥作战时使用的地图。

  粟裕一直把熟悉地图和地形,视为军事指挥员的基本功底,他曾经有句名言:“不谙地图者,勿以为宿将”。

  解放战争初期的苏中战役,粟裕指挥仅3万余人的华中野战军,与黄埔一期李默庵的五个整编师共计12万人马对阵,在方圆不过几百里的战场中,粟裕在地图上精确计算到“里”,指挥部队机动灵活作战,有时几乎是与敌人擦肩而过。短短一个月,粟裕指挥部队取得七战七捷,歼敌56000余人。

  粟裕的作战参谋秦叔瑾曾回忆说,粟裕用图有一个特点,“不仅看1比5万的地图,还要看友邻部队地区的1比20万图,以及更大范围的1比50万图和全国1比100万图”。换言之,粟裕考虑的不只是局部的战斗、战役,还善于从战略全局考虑问题。

  这张《江苏分县图》比例尺为1比100万,换做普通人来看,上面的地名密密麻麻,看着眼花缭乱。当年,粟裕就是在这张地图上运筹帷幄,从战略全局的角度思考渡江作战。

  军旅作曲家《渡江日记》诉说思乡情

TIM截图20190423140345.jpg

  一本绿色封皮、封面印着“民主日记”四个字的笔记本,是著名作曲家、时任解放军第30军文工团团长胡士平当年写下的《渡江日记》,如今已成为珍藏于纪念馆的国家一级文物。渡江战役期间,胡士平写下了40页纸的日记,记载了1949年4月23日渡江战役打响后的所闻、所感,内容朴实,十分感人,对于研究渡江战役史具有重要价值。

  在写于4月23日上午的一则日记中,胡士平向家人道出了部队成功渡江的兴奋之情:“昨晚的信你一定没有收到,因为现在大军南下,国民党飞机天天来捣乱,人心不大安宁,不便外出,所以一定要到稍微安定一点才能送去。可是,我又要写这封信了,因为我们已渡过了长江。这样光辉的日子,应该永记它。马上写信(给)你也有这个意思,同时也使我的情形能详细报导给母亲。”

  当时,胡士平所在部队的渡江路线离家很近,他却不能回家看一眼自己的母亲。

  他在日记中写道:“昨晚我们渡江的路线,离家只五里路吧。当时我想,这个时候,我如果突然到了家里,家里一定不认识我了(你也不认识),会把我当做一个解放军同志招待。可是,一旦知道我回来了,家里一定欢喜死了,母亲也许会流泪。然而,我并没有‘突然回家’,妈妈要是知道我离家五里路不回家,一定会骂我“不孝之子”吧。不过,这是不可能的。现在我想问问你,昨天晚上你和妈妈都做些什么,门前的大路上是否也有解放军过,你们有没有想在那样长的行列里找出你的哥哥,妈妈的儿子呢?”

  渡江烈士家书讲述共产党人初心

TIM截图20190423140225.jpg

  在纪念馆的一个展柜中,陈列着一封满满7页纸、共3000余字的长信,信纸旁边摆放着一张烈士的照片,这是1949年4月19日新华社战地记者陶迅在渡江战役发起前写给父亲的一封家书。

  1949年4月22日,24岁的陶迅在渡江战役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,这封战地记者的绝笔家书,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述说了共产党人的初心,读来令人潸然泪下。

  1949年4月21日深夜,陶迅所在新华社第24支社和火线报社的同志们,随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24军第二梯队从北岸渡江。当船抵达安徽铜陵附近渡口靠岸时,第一个跳上岸的通讯员踏响了敌人埋下的地雷,陶迅及许多同志被弹片炸伤,伤势最重的陶迅腹内大出血。22日拂晓,陶迅入党介绍人李干赶到看望时,陶迅强忍着疼痛,始终没有哼过一声,还断断续续地问李干:“我能不能算完成任务?”他还嘱咐李干:“把我的一切交给党。”“口袋里的钱,作为最后一次党费。”

  当天11时45分,陶迅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年仅24岁的生命。

  陶迅牺牲前5天,他接到家中来信,花了2天时间写下了这封3000多字给父亲的长信。陶迅在家书中述说了共产党人的初心:“我党是有史以来的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一个政党,是最公正无私的。他的革命目的是为了世界上人人有饭吃,人人有事做。参加共产党都是最优秀的人,至少他要打算不顾私人利益为大众服务。”

  渡江突击连战士绑上洋油桶勇渡天堑

002WjkBNzy7rzQMDJeJcd&690.jpg

  展厅里,一组珍贵的战地照片,记录了70年前百万雄师勇渡长江前的历史时刻。新华社战地摄影记者邹健东拍摄的一张“誓师照”,定格下渡江先锋连战士在登船冲锋前的英雄形象。

  照片中的战士们,来自解放军20军59师2营的渡江突击连,他们手举“先锋旗”,为即将打响的渡江冲锋做最后的战前准备。

  邹健东生前回忆说,他抵达现场时,突击连的战士们正在江堤下紧张认真地做着渡江前的准备工作。大家系好鞋带,检查枪支弹药,把冲锋枪和刺刀再次用油布擦拭一遍。最后的准备工作,就是把洋油桶在身上捆绑结实,再互相检查一遍合不合要求。

  照片中,战士们身上挂着的方形铁皮油桶,是从敌军手中缴获的洋油桶,也是战士们渡江时的“救生衣”。面对敌人炮火的封锁,战士们乘坐的木船很可能会翻沉。一旦落水,这些空油桶有一定的浮力,可以避免不会游泳的战士溺水。

  当时,解放军战士大部分是北方人,很多人不会游泳。为了帮助渡江部队制作救生器材,船工们争先恐后地把自家的门板、木盆、做家具用的木料贡献出来当漂浮物,供战士们练习水上技能。渡江作战使用的救生器材大都就地取材,有葫芦、竹筒,还有缴获的铁皮油桶。这些简易实用的浮水器,帮助解放军战士克服了对长江的恐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