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渡江胜利纪念馆的展厅里,陈列着一份长达3000多字的家书。家书上,字迹工整,内容感人至深。这份家书的作者是在渡江战役中牺牲、年仅24岁的陶迅。
陶迅原名李鼎香,江苏南通人,生于1925年4月。1944年6月经堂侄李幹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。由于陶迅在学校内外的革命活动引起了日伪注意,经党组织安排,高三还没读完的他于1945年4月撤出南通城,分配到盱眙县的华中建设大学新闻训练班学习,并改名为“陶迅”。“陶”是他病故生母之姓,“迅”是其崇拜的鲁迅之名。1946年,陶迅到新华社24支社工作,随军参加过莱芜、孟良崮、淮海等著名战役。
在渡江战役即将打响的前夕,陶迅给分别多年的父亲写下了这封长信,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牵挂。他在信中写道:“目前一切为了战争取得全国革命胜利,许多同志为了革命事业捐献了自己的躯体,所以我们在外也无法照料家庭,在最后胜利即可达成届时我当返家看望。”
1949年4月21日深夜,陶迅所在新华社24支社和火线报社的同志们同乘一条渡船紧随部队渡江,当船抵达安徽铜陵附近的渡口时,第一个跳上岸的通讯员不小心踩响了敌人埋下的地雷,霎那间,许多战士被弹片炸伤,陶迅腹内嵌进了一块弹片,鲜血不断的涌出,他不顾疼痛,仍然捂着伤口努力向前跑,直到失血过多,体力不支,被战友们抬上了担架。由于救援条件有限,做不了手术,弹片嵌的很深取不出来,陶迅只能强忍着剧烈的疼痛,但他始终没有哼过一声。第二天,入党介绍人李幹赶来看望陶迅,弥留之际的他撕下“中国人民解放军”胸章对李幹说道:“给你留个纪念吧!”在生命的最后一刻,他还断断续续地问:“我能不能算完成任务?”他掏出口袋里仅有的生活津贴费,嘱咐李幹“口袋里的钱,作为最后一次党费,把我的一切都交给党吧。”
就这样,陶迅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, 他在家书中说道:“共产党的军队和过去任何一个旧的部队完全不同,我党是有史以来的真正与人民服务的一个政党,是最公正无私的,他的革命目的是为了世界上人人有饭吃,人人有事做,参加共产党都是最优秀的人,这也是您儿子的毕生所求!”
这封家书不仅说出了陶迅的人生理想,也道出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。(南京市博物总馆 胡彤)